《湖北日報》抓創新“不歇腳” 趕訂單“連軸轉”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2-04-29 08:44
“忙,真是太忙了!”
4月24日,在湖北長江電氣有限公司,該公司智造建設公司總裁張作頓、研究院院長周鵬不約而同說出這句話。
長江電氣,湖北制造業百強。一季度,長江電氣實現訂單12.3億元,同比增長30%,相繼承接了雄安城投、川藏鐵路、寶武集團、鄂州花湖機場高速公路、聞泰科技等重大項目的電力工程任務。
“忙”的背后,是企業上下苦練內功、奮力進取。
“連軸轉”的春天
長江電氣第一工廠內,屋頂幾排巨大的吊扇不停旋轉,數十名工人正在緊張忙碌。
在投產9個多月的華中首座電氣數字化智造中心生產線上,兩臺折彎機器人正揮動“手臂”,很快,一片片配電柜金屬件成型。生產線旁,工人們將金屬件組裝成柜體。
“這批變電柜用于國網電力項目,這幾天就要趕出來,大家一直在加班加點。”張作頓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說。
加班加點,不只是“這幾天”。張作頓說,開年后工人們都處于“連軸轉”的狀態,訂單量大、急難項目多是主要原因。“比如4月初鄂州花湖機場高速公路的訂單,就是‘搶’出來的。”
鄂州花湖機場高速公路,我省首條智慧高速公路。“智慧”的基礎,是電力供應。
3月25日,長江電氣接到通知,要求在4月3日之前,為花湖機場高速公路交付近100臺單體配電柜。
“從元器件下單到貨,到配電柜組裝,正常生產至少需要20天。”張作頓介紹,考慮到該工程的重要性,公司決定調集一切力量,確保這批配電柜如期交付。
3月25日,元器件下單;29日,元器件到貨;30日,40多名工人開始組裝;4月2日晚,設備運輸到花湖機場高速路口……張作頓說:“再過幾天,這些智能化供電設備就可啟用了。”
忙碌的,不止是車間里的工人。
4月26日,在位于光谷左嶺產業園顯示產業基地的TCL武漢華星光電t5項目建設現場,一排排廠房拔地而起。
在這里,長江電氣工程中心總經理王鑒明帶領60多名施工人員,已奮戰近一個月。
“4個配電房、300多臺高低壓配電柜、4萬多米電纜、5500多米電力橋架……這個工程量,已經超過了我們之前參與施工的武漢天河機場項目。”王鑒明說,這也是他從業20多年來遇到的施工難度最大的項目之一。
盡管如此,王鑒明對如期完工充滿信心,“設備馬上進場,施工人員也會增加,即將全面鋪開。”
創新面向未來
“連軸轉”的背后,是強大的研發力量支撐。
在長江電氣行政辦公樓一樓展廳,記者從智慧配電運維管理平臺報警綜合監控頁面上看到,分布在全國各地的設備狀態一目了然。
“你看,這臺設備的紅外狀態顯示告警,應該是有人進入配電房。”長江電氣研究院院長周鵬介紹,這批設備都是“C-smart互聯網智能柜”。
“C-smart互聯網智能柜”曾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,是長江電氣的“爆款”產品。此前,依托這款產品,該公司中標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核心區電氣設備。
周鵬介紹,研究院工作重心集中在新一代“C-smart互聯網智能柜”軟硬件升級研發上。“從前只能對設備的整體狀態進行采集,改造后,可對設備核心零部件數據進行采集,更準確地了解設備運行狀況、使用壽命等,計劃今年7月完成軟硬件升級。”
新產品更新迭代,是企業緊跟市場需求、保持快速增長的關鍵所在。
長江電力著眼未來開始布局光伏、風能、儲能等新能源項目建設與運維,去年新推出光伏、風力發電站等新能源領域系列電氣產品。
長江電氣黨委書記、董事長王新城表示,堅守“產業報國、實業興邦”初心,通過科技創新“苦練內功”、積極構建群體創業家創新創業平臺等,加快轉型升級,不斷做大做強。
——轉自《湖北日報》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最新資訊
- 攜手助力大循環 | 漢港澳臺僑企業家走進長江電氣共話發展 2022-05-13
- 湖北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.7%——發展含金量持續提升 2022-05-10
- 《長電人》第56期 2022-04-29
- 弘揚勞模精神 奏響青春旋律 | 長江電氣舉辦“慶五一,迎五四”團建活動 2022-04-29
- 《湖北日報》抓創新“不歇腳” 趕訂單“連軸轉” 2022-04-29